藝術能談月經平權?
其實Ivy一開始也有些苦惱···
除了要想如何有創意的以藝術來結合和呈現,
也得思考要如何讓參與的大同老人中心的老人家不會排斥
在阿嬤的年代,「月經」是較難以啟齒的話題···
除了衛教不那麼普及,很多女孩都是到了遇到初經,才一瞬間被迫長大一樣的,去了解身體的變化,
而這樣的衝擊,卻又沒能有機會找人訴說,只能矇懂的跟著媽媽學著用月事帶或是衛生褲,
以便能省錢重複清洗使用後,還能繼續工作。
因著跟小紅帽協會合作,也第一次去正視不同世代如何看待這個議題,
「月經」可說是全世界、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時代、每一位女性、
幾乎佔了半個以上的人生裡的 共同記憶與經歷,
很慶幸Ivy身在一個蠻開放去看待的時代,甚至能嘗試以藝術創意的方式,帶領阿嬤們重回那時的記憶,去分享那時沒有說出口的心情與感受。
於是···我們以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在衛生棉上彩繪
其實這並非首創,之前在國外網站上有看過藝術家也是以相同方式,並且特意用「紅色」的水彩,在衛生棉或是衛生棉形狀的陶上繪畫,繪畫題材包含花、人像、魚等等,視覺上其實很舒服又美麗。
而這次Ivy也特別嘗試了不同款的衛生棉,發現「康乃馨」牌子的衛生棉最好畫!
因為表面平坦不會有過多的花紋,厚薄度和長度也適中~
但當第一次如此嘗試,真的···很不容易,
只能說台灣的衛生棉做得太好了,真的很會吸水啊~~
顏料很快就浸到裡面,顏料和水分都要夠多也夠快,才能逐漸畫出一些花紋,
但嘗試出的結果,竟然覺得跟國畫有些神似,
相對的,比起欣賞抽象畫,台灣的阿嬤們欣賞國畫是更有共鳴的,
因此,延續上週「花」的主題,我們嘗試畫國裡面最常見的「梅花」和「牡丹」
並且除了以「紅色」為主色,還加上了黑墨和一點黃色作點綴。
發現在前面足夠的引導與討論下,
阿嬤們看到我拿出的衛生棉創作,並沒有想像的排斥,
反倒誇讚很漂亮,自己也躍躍欲試~
雖然過程對初學者來說特別困難,
但每個人也都盡力的想在衛生棉上把花給畫好,不斷嚷著「老師你快來看」,
看到大家都很積極投入又不會排斥的在衛生棉上畫畫,我想我們所要傳達的目標就達成了。
最後,我們也在衛生棉的翅膀上用書法的方式寫下祝福,
甚至有阿嬤寫下對自己鼓勵的話「勇敢,活下去」
而當看到作品一字排開,真的一下子竟然會忘記那些是衛生棉,
只覺得有好多美麗的國畫作品啊! 大家也都投以欣賞的眼光,
甚至有阿嬤拍照下來說他要給孫女看,
跟孫女說阿嬤很前衛,現在可是畫在衛生棉上呢~
第一次嘗試這樣的元素,Ivy自己身為女性也很感動,
因為每個月都一樣感受著「月經」帶來的不適,
更難想像後面還可能會有生產的疼痛或更年期的變化,
乍聽之下,好像都是那麼讓人感到不舒服和不方便的生理經驗,
但與其避而不談或埋怨,當我們能用藝術的創作與欣賞的眼光,
將這個「生理現象」詮釋出它延續世代的珍貴價值,
就好像去重新擁抱與接納它,也去安撫和愛惜那每個月得辛苦幾天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