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弄髒手? 就是要給它弄髒!!!!
在藝術治療裡,或說,更廣義的藝術世界裡,很難把手保持乾淨,
不論水彩的顏料、粉彩的粉末、黏土或陶土等等,
不用說手了,衣服都不用穿得太漂亮,因為衣服也有可能會弄髒,
(短兒很多件褲子上都有驕傲的顏料痕跡啊!)
但你相信,這樣的特色,有可能帶來療效嗎?
當使用藝術治療媒材的觸覺感受,結合了依附關係理論,這重要的結合環節,
有人將它稱為Sensory-based intervention (感官為基礎的介入?)
中文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翻譯…
但重點 那是啥? 跟依附關係又有何關係?
先從依附關係Attachment Theory說起好了~~
這個理論談的主要是人從嬰兒時期到長大成熟的發展過程,
其中,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時候,或是看看身邊的孩童,
他們或許在語言表達上還不夠成熟,卻在肢體接觸上,很要求!
總會想跟媽媽討抱抱,跟爸爸討拍拍,
人腦在左半語言區塊還未發展時,這樣肢體接觸的依附關係,
占有全人發展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環,少了它,孩子在未來與人相處之間…會有滿多的…不容易(先不做太死的定論..)
特別是兒童時期有創傷的經歷,是直接在肢體接觸上感到受傷的,
孩子對”人”的感受不再安全,反到是極度的緊繃與害怕,也會間接影響他的情緒控管能力。
而藝術治療的過程,就是有機會,將那些缺少的感官安全感,慢慢地補回來!
不只是觸覺上手部接觸的媒材,嗅覺上黏土的的味道,聽覺上畫筆的刷刷聲,視覺上色彩的衝擊,
這些過程,一點一滴的,讓個案找回感官的安全舒適感,甚至是一種成就感。
記得我曾經有一個學生,是一位中年的工程師,一次上課用到粉彩,
他起初非常的緊張,準備的很多濕紙巾想擦手,
但不過多久,他已開始沉浸在用每隻手指頭跟粉末揮舞的享受中,
最後還興奮地說,他愛上粉彩了!
看著他滿足的大微笑,彷彿又回到了孩童時期的自己,那樣享受用雙手創造藝術的喜悅,
真的很感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