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比較深一點的心理層面議題吧!

第一篇會比較是以一些心理學觀點的角度來分享為何治療師更需要被治療?

第二篇才比較是分享到我接受個人治療的經歷

麻煩請勿隨意斷章取義或濫用喔! 感謝~

Therapy-Is-Personal-Development-1024x682.jpg

在申請國外的藝術治療碩士課程時,課程規劃或規定中有提到,身為治療實習生,每周都要接受個人治療也就是我們要自己安排時間,去找另一個治療師來被他治療,而且沒看錯…是每周!其實嚴格說起來是只要當周有跟個案實習,我們也要身為個案的接受心理治療

聽起來不只很嚴肅…甚至很燒錢…….(在英國一次治療費用約40-60英鎊左右…換算台幣大約1600到2000不等,整整兩年的課程幾乎每周花! )

尤其在華人社會長大的短兒我,猜想不少人應該也有同感,當提及某人在 "接受個人治療"時,都會忍不住聯想…這個人是有什麼心理問題或創傷嗎? 不到身為助人的治療師,更需要這麼密集的被治療?(我好像在繞口令)

 

恩….確實,但我們先從大一點的想法來看好了…

不要以為一個人看起來好好的、沒有被診斷,內心就無比健康沒有問題!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因環境、家庭、同儕、課業工作等等的因素,產生一些所謂要 “被面對處理” 或 “被治療” 的感受或事件,因為幾乎不可能有完美無瑕疵的成長經驗,那就會是這個人所謂的 "issue" (人生議題)、或講得更通俗…這個人的一些 “軟弱”、“恐懼” 或 “” 被踩到或卡到,進而或多或少的影響現階段的狀態、情緒、想法甚至是表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你曾經有被好友欺騙的經驗,縱使你可能幾乎要忘記了,又或是你已經原諒對方也覺得這沒什麼,但卻總是在一些關鍵時刻,這個 “信任人” 的課題還是會特別絆倒你,因為你可能理性上過去了,但內心情緒層面可能還沒被梳理與安撫。

再舉個例子,可能在你很小的時候,有無聊的大人騙你說: 因為你不乖,你的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這個現在聽來可能很可笑,但對當時小小年紀的你來說,可會是很恐怖的心情感受,若這個感受再更延長或加重,就算後來知道了你的爸媽沒有真的不要你,但在你長大成人以後,可能會無意識的逼著自己要表現得很好或很乖很順從,因為深怕…會被重要的人丟棄或否定….(所以拜託不要再白目騙小孩了!)

 

隨便舉兩個例子,卻都是很多人可能曾經發生過的經驗啊….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明白…其實人人都可以找治療師來陪伴自己探究過去的階段或幫助現在和未來的階段身為治療師,也是人啊!

並不代表我們的心理狀態就全然的良好才能助人,更很難會有全然康復的一天,在生活中各樣的事物與互動裡,我們也會要處理且面對這些不斷被攪動起來的人生議題,當認知到這一點除了滿幫助我能接受自己的個人治療師也有狀況不好的時候,也知道自己成為助人的治療師,當然更需要敏銳地察覺自己的議題,並且去面對處理而不是逃避,

不然….......就要講到接下來的問題了…..................

 

身為治療師也需要被治療,

因為在帶給自己個案治療的過程中,多少會產生一些心理作用,例如所謂的移情、反移情(transference, countertransference)、投射(projection)、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 ….等等等等的心理現象,(這個可以講很久…..)

簡單聊聊很多人可能會產生誤解的 “移情”與 “反移情”好了,

字面上還以為是愛上治療師或個案? 沒那麼簡單….

「移情」就是個案將自己過去或現實生活中與某人的關係經驗帶到治療關係中,例如個案在現實生活中與媽媽的關係有很多的衝突與不諒解,對於媽媽這個腳色容易會讓個案感到生氣,當他如果對治療師產生了移情,潛意識開始將治療師視為媽媽的腳色,進而也對治療師產生莫名的憤怒或不諒解,這有可能是治療過程中的某些互動,勾起了個案的這個感受經驗,這個時候治療師就得敏銳察覺個案的情緒究竟是治療師的行為造成的,還是個案的移情作用造成的。

「反移情」咧? 就是反過來治療師對個案囉~ 例如治療師本身也有跟自己的兒子在互動上的議題,現實生活中治療師身為媽媽的時候,對於兒子的無理取鬧都是予取予求的回應,回到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又因各種原因開始潛意識的將個案視為自己的兒子時,就可能會直覺性或無意識的,對個案的需求盡一切可能的去滿足,甚至超出所謂的界線(boundary) ,而不是以治療為目的的角度去滿足

有趣的是….有些人聽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那要盡可能避開這些所謂移情與反移情的各種心理作用!

佛洛伊德的精神動力取向(psychodynamic) 中,這些心理現象的發生並不會被視為全然的不好,反倒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些議題若沒有透過安全的治療環境被勾起,也不一定會被發現,更不會有機會被面對甚至被處理。

 

洋洋灑灑講到這裡(希望我簡單的舉例還算看得清楚...) 有再猜到為何治療師也需要個人治療了嗎~?

當我們在與個案的互動中,也會被激起(trigger)特別多的心理作用和現象,甚至可以說是比平常 “更容易” 被激起因為一個“理想”的治療氣氛與環境,應該會是讓人感到非常安全、放鬆且被接納,在這樣的狀態下,大部分的人都會更容易卸下心防(所謂的防衛機制),進而將生活中很多壓抑的情緒或心理現象給表現出來。

聽起來很玄…但這道理就像你回到家(所謂一個安全的舒適圈),就可能會開始對自己的老公老婆不那客氣,又或是開始翹起二郎腿、挖挖鼻屎的概念,你在外面會把這麼真實的你表現出來嗎? 當然不容易~~

 

好啦 回到剛剛說的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或心理現象,所以不只是個案會、治療師也會有這些反應而這不全然是不好的,總比都沒意識到來的好但!也就會再需要另一個專業的治療師來幫助我們去察覺、面對甚至處理,才能繼續回到一個不至於偏掉的狀態來繼續陪伴我們的個案。

 

 

最後再提一個觀點,心理學家溫尼柯特(Winnicott, Donald)依附關係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當中有提到關於 “Be a good enough mother”的概念, 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成為一位 “perfect mother” 完美的媽媽,在任何是上立即且全然滿足寶寶的需要,也不需要!

但…要立志成為一位good enough 夠好的媽媽,也就是雖然無法立即滿足寶寶一切的需求,但她 “盡力” 的去察覺寶寶的情緒,也 “盡力” 的去滿足,縱使寶寶會有感到餓的時候和哭鬧的時候,媽媽也再給予同理與安撫。

從這個角度來看,治療師雖然不是個案的媽媽,卻也可以有類似的心志 to be a good enough therapist,因為治療師也是人也有極限,但為了能夠盡力成為一位“夠好的治療師”,我們不必奢求自己心理狀態全然的健康,卻也會需要接受另一個專業治療師的幫助與陪伴,以突破一些自我的盲點,堅固自己的心理狀態。

 

其實短兒覺得在文化上,接受個人治療這一點,相較於華人社會,西方國家的接受度似乎相對高一些?他們比較會有普遍的認知,對於他人接受個人治療,不是馬上貼標籤說這個人 “有問題” ,反倒是認為這個人“勇於承認且面對”自己的心理狀態,又或是這個人 “維持心理健康” 的方式之一罷了。(當然也是要這個人有一定的金濟能力?)

 

 

先做一個小總結…

在經歷幾次的個人治療後,短兒深深地覺得這是非常必要且有幫助的過程,常常會發現原來自己那時的反應感受是有某種原因可以探究的

也會體會到…

學習成為一位治療師的這段路,更像是一種自我解剖、自我面對、自我陪伴與自我療癒的過程,很不容易…卻很珍貴且必要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要幫助人也得先自救?!

 

 

如果看完上面的內容還不覺得累(我打的倒是有點累XD),

下一篇會簡單分享我覺得很神奇且有極大幫助的一次個人藝術治療的過程 😊

短兒在這裡也希望大家都能更重視個人與他人的心理健康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洪短兒 的頭像
    洪短兒

    Ivy,短兒的藝療避難所

    洪短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